首页 > 新闻版 > 东莞楼市 > 正文

莞深“一小时生活圈”逐渐形成

2018年03月09日 07:49 0人参与 0条评论 >

  随着莞深融合加快,“双城族”越来越多。图为在黄江镇主干道上,交通繁忙,其中很多都是来往莞深的车辆。记者 孙俊杰 摄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的发展,莞深之间的人口流动、产业转移的速度越来越快,交流越来越密集,“一小时生活圈”逐渐形成。这也催生出越来越多的“双城族”。

  2017年11月,滴滴媒体研究院对全国主要城市的出行半径进行“测量”,结果显示,东莞上班族上下班的出行距离和所花时间分别为17.3公里和48.5分钟,超过了上海、广州、深圳这些一线城市,仅次于北京。早高峰期间,从东莞住宅区发出的滴滴订单,很大一部分是进入深圳等周边城市。

  成千上万的“双城族”拥有相同的生活轨迹,他们将奋斗的汗水挥洒在大城市里,将理想的生活寄托在数十公里之外。

  双城生活 交通便利促使“双城族”呈增多趋势

  在黄江碧桂园以及金地湖山大境,虽然已经是东莞地界,但是却停满大量的粤B牌轿车,早高峰期间这里的人流几乎全部涌向深圳方向。

  “在深圳的梅林关,每天早上都要堵上20分钟左右,最夸张的时候我被堵了2个多小时。”四年前,杨洋和她爱人在深圳华强北开了一家电脑专卖店,生意很不错。不过深圳的高房价让夫妻俩不得不到东莞买房,“像我们这样,被深圳的高房价吓得回东莞住宿的人非常多”。

  据黄江房管所透露,2017年仅在黄江临深一带,就新增了1000多户,其中80%都是深圳客,并且增加的趋势正在加快。黄江地处东部产业园片区对接深圳产业转移的前沿阵地,更是粤港澳大湾区和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节点,随着区域配套的完善,吸引来越来越多的深圳客。

  虽然临深片区的房价持续走高,不过“双城族”仍越来越多。林锦乐是黄江人,2012年毕业后就到深圳做律师,月薪2万元左右。现在他的爱人也在深圳工作,两人年收入大概是50万元,尽管如此,他们还是被深圳的高生活成本“逼回”黄江。

  在持续的高生活成本压力之下,不少在深圳工作的人选择在东莞临深片区置业。东莞居住,深圳工作,便利的交通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逐渐接受来回奔波的双城生活。

  两地奔波 居住与工作分离带来的多重成本

  杨洋虽然在黄江碧桂园居住了两年多,但是对她来说,那里只是她“睡觉”的地方,她的大部分时间都忙于深圳的工作。

  “小区的楼巴只有一辆,大概能坐50人,每天仅有两趟。”杨洋还没考驾照,因此她选择坐楼巴去上班。为了赶上楼巴,她每天早上6时左右就得起床,7时左右出门。从住处到工作的地方,需要一个小时的车程。

  “一上车,我就拿出趴睡枕倒头就睡,顾不得形象了。”作为“90后”的杨洋,平时十分注重仪表,不过此时车上并不会有人注意她的睡姿多么难看,大家都在“补觉”。

  “每周我都会回东莞两三趟,一个月的路费高达两三千元。”黄泳龙现住黄江中惠金士柏山,2016年3月份,他在深圳龙华区注册了一间设计公司,从此开始了两地奔波的生活。

  “我之前在东莞的一个外贸公司做设计,后来去深圳创业。”黄泳龙告诉记者,深圳的设计人才和资源相对充足,虽然来回一趟少说都得花费两三个小时,不过“为了家庭和事业只能拼了”。

  与黄泳龙一样,谢义忠也曾想扎根深圳,做出一番事业。2013年,他带着老婆孩子到深圳罗湖区的装饰公司闯荡。他说,深圳聚集了全国最顶尖的大型装饰企业,因此他认为在深圳必能有所作为。

  由于当地房价太贵,谢义忠只能在30多公里外的宝安区租房居住。“三室两厅,月租需要3500多元。”为了维持家庭开支,谢义忠不得不起早贪黑跑业务,常常加班到夜晚11时。


余下全文
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付勇辉
来源:南方日报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东莞阳光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东莞阳光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在摘编网上作品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处理。
联系邮箱:tougao0769@qq.com

相关阅读:

新盘展示

更多
东莞阳光网版权所有 © 2005-2018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