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子”建设是今年住房城乡建设的关键词之一,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
日前,东莞市住建局局长莫伟鸣作客《阳光热线》表示,东莞将从存量建筑和增量建筑两方面着手,结合项目实际,让“好房子”走进千家万户,全力提升群众居住品质。
20个老旧小区纳入年度改造计划
莫伟鸣介绍,在存量房屋建筑上,通过改造优化来提质存量房屋建筑,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老旧小区改造,让“老房子”变成更宜居的“好房子”。增量房屋建筑上,落实提标建造来打造高品质住房,实现安全、舒适、绿色、智慧这四大目标。
老房子如何变成“好房子”?市住建局从硬件改造、软件升级、服务优化三个方面发力。一是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和老旧电梯更新改造,提高老房子居住品质和舒适度、便捷性,让老房子变成“好房子”;二是持续推动家装厨卫“焕新”;三是持续优化物业服务。
据介绍,2021年至2024年,市住建局已牵头开展改造老旧小区121个,惠及居民约2.58万户,总投资约5.5亿元,以实际行动推动居民居住环境优化。今年,我们在2024年摸底和征集居民意愿以及小区主动申报的基础上,将20个老旧小区列入今年的改造任务计划,主要改造内容包括供水、供电、天然气、消防、外立面、加装电梯等。
家装厨卫焕新最高补贴6.6万元
今年,市住建局开展家装厨卫“焕新”活动从提升居住品质、促进绿色低碳、改善内在硬软件等方面助力“好房子”建设。
根据东莞市2025年家装厨卫“焕新”实施细则,明确个人消费者购买智能家居产品、旧房装修、厨卫等局部改造以及居家适老化改造所需产品时都可以给予补贴,补贴标准为产品实际销售价格的15%,对于1级能效(水效)的产品,补贴比例提高至20%。
其中智能家居类产品包括智能门锁、智能按摩椅、智能沙发、智能音响等18类,每类最多补贴2000元,最高可享受补贴36000元。旧房装修、厨卫等局部改造所需产品包括装修材料、卫生洁具、家具照明及其他产品等四大类共50余种,房屋装修(包括软硬装)材料和家具等产品基本全覆盖,每人可享受补贴不超过20000元。居家适老化改造所需产品包括地面防滑产品、助听器、护理床等产品共26类,每人可享受补贴不超过10000元。
市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办公室主任饶智鹏介绍,目前,全市已上线的商家接近1000家,覆盖了各镇街(园区)。喜欢网购的消费者,可以登录京东、淘宝、拼多多、抖音等电商平台,搜索“东莞以旧换新”专场页面参与。具体的产品目录清单,市民朋友可通过微信“粤焕新”小程序或银联“云闪付”APP的“以旧换新-广东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专区”板块查看。
1151个住宅小区成立党支部
“好房子还需要好服务,物业管理有没有到位、服务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每一位业主的切身利益。”市住建局物业与租赁管理科科长、四级调研员曾瑞琼表示,市住建局将从推动小区业主议事决策、提高业主共同事项管理透明度、强化执法监管三个方面,着力提升小区物业服务质量。
通过党建引领构建多方共同参与的小区治理机制,提升“参与度”。目前,全市具备条件的1151个住宅小区成立了党支部,选树了一批“莞香家园”“美好家园”党建引领典型案例,构建党建引领业主、业委会、物业以及村社区等各方共同参与小区治理共商共议的机制。
未成立业主大会的小区,鼓励党建引领各方从公共设施维修改造及维修资金使用、物业收费标准维持或调整、公共收益项目创设或调整、公共秩序管理规则制定等事项入手,常态化组织业主议事决策。
推广使用“业主共同决定事项电子投票平台”和“住宅小区重大事项公告平台”,保障广大业主对小区事务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提高“透明度”。截至3月12日,全市通过住宅小区重大事项公告平台累计发布公告7929条,已有483个事项通过电子投票系统进行表决,21万余户受惠。
市住建局还将通过加强信用管理,强化监管执法,倒逼物业服务企业主动优化服务,增强“监管力”。
率先把保障性住房打造成“好房子”
莫伟鸣表示,针对增量建筑,从立标准、强科技、抓项目三方面协同发力,持续提升新建房屋建筑品质。
立标准方面,严格贯彻执行《好住房技术导则》《住宅项目规范》等“好房子”建设标准,在高度、温度、湿度、净度、亮度上落实到位。通过发挥政府投资项目示范引领作用,推动项目创优创奖。
强科技方面,大力推广惠民实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着力解决隔音不好、渗漏、开裂、反味等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不断提升建筑材料的保温、隔热、防水、环保等性能,同时积极推动全屋智能化。
抓项目方面,率先将保障性住房打造为“好房子”,进一步细化小区环境、户型设计、公共空间、配套设施、装饰装修等方面的建设技术标准,提高设计品质,优化选址配套,以示范项目推动“好房子”建设,让“好房子”走进千家万户。
网友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