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重磅!厚街五大生态功能区规划设计出炉

2025年03月28日 09:20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厚街城市发展又添新亮点,五大生态功能区规划设计揭开神秘面纱。

今年厚街党代会提出:启动五大生态功能区规划设计,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小编日前从镇规划所、工程建设中心等部门获悉,五大生态功能区规划设计已出炉,将打造东部郊野公园、中部城市中心公园、西南部海月一龙凤社区公园、西部东引运河农业生态休闲带、中部广深高速绿带公园五个生态功能区。其中,海月-龙凤公园、东引运河农业生态休闲带(一期)将在年内见成效,以河湖“碧道”、城市“绿环”串联各大公园和生态景观,提升厚街整体颜值。

五大生态功能区示意图

规划建设

五大生态功能区

作为广东省首批省森林城镇,厚街森林覆盖率达36.67%,生态“家底”厚重。近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有了越来越多的生动注脚。

为利用好优良的生态环境,加快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厚街结合实际,开展五大生态功能区规划设计,即东部郊野公园、中部城市中心公园、西南部海月一龙凤社区公园、西部东引运河农业生态休闲带、中部广深高速绿带公园。

根据规划,东部郊野公园将建设串联神仙水公园、横岗水库、三丫陂水库、沙溪水库和白石山矿坑公园的滨水碧道及郊野山林绿道,构建东部山水碧道网络。

沙溪水库

中部城市中心公园通过建设慢行连廊,串联龙阁山、体育馆、文化公园、福神岗公园等。

龙阁山公园 叶瑞和 摄

西南部海月一龙凤社区公园通过慢行廊道,将相对分散的海月、凤山、龙泉三大公园串联,整合为集中连片的公园综合体。

海月公园

西部东引运河农业生态休闲带规划建设27公里的慢行碧道,将沿线若干农业公园等串珠成链。

白濠休闲农业公园

中部广深高速绿带公园充分利用广深高速与环莞快速路沿线长约11.5公里的绿廊,打造东莞唯一的高速线性公园。

广深高速厚街段

今年推动建设项目一期

据了解,厚街提出在2025年规划建设五大生态功能区(一期),具体包括推动厚街镇东引运河碧道串联工程赤岭至涌口(海月酒店尾)段,约10.5公里;联接龙泉、凤山的二层连廊,整治改造拓宽联接海月、龙泉的东园街,完善龙泉公园一期景观节点的部分建设;实施跨富康路、大陂河人行天桥工程,配合河田石厦地块开发,建设龙阁山南侧、西侧道路。

效果图

漫步在东引运河碧道,入目皆景,两岸树木郁郁葱葱,鸟语花香,水波悠悠,倒映着崭新的栏杆,偶尔吹来一阵阵凉风,秋意浓浓,让人神清气爽。在赤岭农业园,新绿的稻田与碧水相映,骑行道的风掠过耳畔,仿佛能听见泥土与禾苗的私语。待到夕阳西斜,港口大道的车流渐远,而碧道上的灯火渐次亮起,映着运河的水光,宛如一串遗落的星辰。这里,是城市的呼吸之地,亦是心灵的归处。10.6公里的碧道,将轻轻串联起厚街的诗意,让城市的喧嚣在此沉静。

东引运河碧道(叶屋水—三屯水段)

三屯水碧道

厚街镇东引运河碧道串联工程一期总长10.6公里,覆盖厚沙路以北区域。在赤岭农业园段、三屯水—白鹭大桥—西林木业—港口大道之间,将建设骑行道、绿化隔离带和慢行道,并规划了若干口袋花园。

效果图

“这是公园吗?我还以为是景区。”跟随观光车游海月公园,不时有人发出感慨。海月公园已然成为涌口居民游玩、散步的好去处。每逢天气晴朗的周末,大草坪上空风筝高飞,草地上野餐露营的人成群结队,成为厚街人家门口的“诗和远方”。格桑花竞相绽放的凤山公园,同样充满游人的身影,大家在春日的暖阳下漫步其间,诗情画意尽显。

凤山公园

今年,厚街计划建设海月—龙凤社区公园,在这条生态翡翠绿链中,涌口、新塘等社区也将为厚街重构全域生态空间走出一条生态宜居的公园式城市发展之路。

效果图

据悉,海月——龙凤社区公园计划打造一个慢生活环,涵盖海月风帆传统片区、低碳科创产业片区、龙泉山慢生活片区、凤山生态活力片区的“一环四片"结构。今年计划建设一条空中廊桥,连接龙泉山公园至凤山公园,包括休憩设施、垂直电梯厅、楼梯等,同时将拓宽东园街道路的东西段。目前项目一期已完成立项,正在进行图纸深化工作。此外,还将启动龙泉山建设工程,建设环山漫步道、环卫设施、休憩休闲设施等。

小编手记

厚街镇2025年民生实事项目中提出的五大生态功能区规划,以系统性思维重构全域生态空间,通过"慢行+碧道+绿廊"的线性网络缝合城市碎片化绿地,形成覆盖全域的生态服务系统。这一规划不仅回应了东莞"公园城市"战略,更通过功能复合、文化激活和交通串联,探索出一条工业城镇生态价值转化的新路径。

这一规划标志着厚街镇从"城市公园"向"公园城市"的范式转变,通过生态空间的结构性重组,有望为粤港澳大湾区工业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创新样本。2025年的厚街,将呈现出一幅"推窗见绿、移步换景、产城共生"的现代生态都市新图景。

来源:厚街发布    编辑:付勇辉关键词:厚街;生态功能区;规划
都翻到这儿了,就分享一下吧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东莞阳光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东莞阳光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在摘编网上作品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处理。
联系邮箱:tougao0769@qq.com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0人参与 0条评论

网友跟贴

查看更多跟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