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东莞地铁3号线正式列入2025年重大预备项目计划,东坑镇“双站点”——东坑站、东坑东站也同步敲定!这不仅终结了东坑“零地铁”时代,更以51.5公里的“湾区黄金走廊”串联起滨海湾新区与松山湖,成为撬动区域发展的超级杠杆。
东坑站&东坑东站落定
按TOD模式进行规划开发
根据计划安排,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起自交椅湾站,止于东莞东站,途经滨海湾新区、长安、大岭山、松山湖、东坑、常平,全长约51.5公里,设车站20座,其中在东坑镇内,将设东坑站、东坑东站两个站点。
在东坑大道与骏达中路交会处,这里正是未来东坑站的核心区域,该区域毗邻镇中心区域和沿科技路产业园区域,周边汇集政务服务、优质企业、商业中心、成熟社区以及学校等,配套设施完善。地铁3号线建成后,市民从家出发,步行几分钟即可到达地铁站,轻松实现快速出行。而东坑东站则位于科技路和东安路交会处,旨在加强产业园区与外界的联系,为企业员工通勤以及货物运输等提供高效的交通支持。
▲仅供参考,具体站点和线路还未最终确定
“站点的规划充分考量了东坑镇的人口分布与未来发展方向,建成后将成为人员和物资的重要集散地。”据东坑镇规划所透露,接下来两站点均按TOD(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进行综合规划开发,进一步推动城市更新,塑造城市服务核心。
地铁+高速+城际
东坑迈入“高效时代”
近年来,东坑镇大力推进交通建设,全力打造高效畅达的交通体系,为镇域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地铁3号线的建设,是东坑镇完善交通网络的关键一步。
不久前,莞番高速公路东坑站投入使用,改写了东坑镇无高速口的历史。多年以来,由于不直接通高速,东坑可谓处于交通末梢,企业货物运输成本高,人才引进困难,制约着东坑的招商引资与产业发展。如今,东坑车辆从 “家门口” 即可驶入高速,直达周边11个镇街(园区),并可便捷转入多条省际高速,极大提升了区域互联互通水平。这不仅降低了企业物流成本,还吸引了众多优质企业入驻,优化了营商环境,有力推动了镇域经济的发展。
随着地铁3号线的建设,东坑镇交通网络更加完善,与现有公路交通形成互补。未来,市民从东坑站或东坑东站乘坐地铁,可直接换乘穗深城际铁路、广惠城际铁路、广深铁路、广九铁路等,市民前往东莞、广州、深圳或其他区域,不必再受限于自驾或公交的拥堵与低效,地铁的高效、准时特性,极大地拉近了东坑镇与周边地区的时空距离,实现了高效畅达的交通新格局。
1小时生活圈成型
东坑成松山湖“最强外挂”
日前,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明确东莞将形成“一主两副六片区”格局,并把东坑划入松山湖片区,这将进一步改善东坑镇与松山湖其他区域的连接性。
此前,东坑镇在拓展优化产业发展空间方面已有一定成果,实现支柱产业从“双轮驱动”到“三轮联动”,随着地铁3号线的建设,更是推动东坑镇深度融入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地铁3号线与多条区域轨道交通线路相连,未来将与东莞地铁2号线、地铁3号线、深圳地铁20号线等实现换乘,这使得东坑镇进一步加强与大湾区其他城市在产业、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快转发给邻居们对对坐标!
网友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