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关系城市面貌和居住品质的提升,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城市更新”作为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再次被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全国两会期间的热点议题。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决策部署,有力有序有效实施城市更新重点任务,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了第二批城市更新典型案例,将地方的生动实践总结提炼为可推广的可持续城市更新模式,指导各地积极推进城市更新行动。
补齐短板提升民生福祉。抓好老旧小区改造、城中村和完整社区建设,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一是加强党建引领,构建多元共治格局。武汉市知音东苑老旧小区改造和上海市长宁区江苏路完整社区建设、厦门市东荣完整社区建设、九江市孙家垅完整社区建设等项目强化党建引领,健全基层治理机制,引导多方主体共同参与。二是坚持先体检、再更新。重庆市江北区塔坪片区老旧小区改造、宁波市明珠完整社区建设等项目创新社区体检指标体系,充分了解居民需求,精准诊断社区“病灶病因”,据此编制更新任务清单。三是盘活闲置资源,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长沙市百川里片区老旧小区改造、南通市南川园片区完整社区建设项目通过腾退、置换、划拨等方式,吸引民间资本盘活闲置资源,以租金和特许经营权收入平衡更新改造投入。四是强化物业管理,实现常态长效治理。重庆市江北区塔坪片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探索“街区物业”模式,将老旧小区住宅、社区商业、市政道路纳入“大物业”范畴,链接社区周边生活性服务业资源,实现物业管理正常运行。
盘活资源激发经济活力。通过更新改造老旧工业区厂房、老旧街区、历史文化街区等,培育新的消费场景和业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城市发展活力和竞争力。一是加强政府引导,促进社会力量参与。苏州市十全街片区综合更新提升、吉安市永新古城保护更新项目,加强政府在支持政策、公共服务、资金投入等方面的带动作用,激发社会力量积极性,撬动社会资源参与更新。二是坚持运营前置,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高效管理。成都市玉林东路特色街区改造、无锡市蓝系列园区更新、威海市火炬八街更新改造等项目创新“O+EPC”更新模式,以运营为核心,根据需求引导业主和租户确定经营业态,有针对性地进行规划、设计和施工改造,实现项目投运维全链条管理。三是打造多元业态,实现空间价值重塑。湖州市小西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重庆市南岸区重庆开埠遗址公园城市更新、青岛市四方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等项目依托区域文化资源,构建街区文旅、休闲文创等产业生态圈,以产业和综合运营收入反哺更新改造投入。
织密防线筑牢安全基底。推进地下管线、排涝设施、数字化基础设施工程等重点工程,提升城市安全运行保障能力和韧性,守护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的生命线。一是摸清城市底数,夯实城市管理“一张图”基础。杭州市基于CIM基础平台的城市地下隐患智防系统项目构建覆盖全市域的空间数字底座,汇集住建、规资、城管等各领域、各单位相关静态和动态监测数据,经标准化加工后形成地下隐患家底一张图。二是强化技术创新,促进基础设施施工管养智慧升级。上海市内环高架设施提升及功能完善工程、重庆市渝中区解放碑地下环道城市更新项目通过创新改造方式和突破技术难题,降低了施工成本和风险,推进基础设施管护提质增效。三是加强部门联动协同,提升资源整合和项目推进能力。济南市舜泰广场智慧停车项目、杭州市城市地下隐患智防系统项目完善工作组织机制,建立多部门联合、多层级协同管理机制,实现统一高效的信息交互和管理处置流程。
向“新”而行、凭“新”而变、因“新”而兴。各地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好城市更新典型案例,统筹好民生、发展、安全三大类城市更新项目,推动城市更新工作进入快车道。
网友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