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东莞,知天下!
打开客户端发现更多精彩
立即打开

聚焦产业数字化,东莞天安数码城数字产业人才共创中心启动

2022年06月23日 17:15 0人参与  0条评论

6月22日,东莞天安数码城第六届创新节主题日活动,数字产业人才共创中心启动暨产业数字化联盟成立仪式在东莞天安数码城隆重举行。

东莞市政协副主席、民进东莞市委会主委梁佳沂,东莞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吴文剑,共青团东莞市委员会副书记陈泽鑫,东莞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主任刘越峰,南城街道党工委委员梁秀仪,南城街道党工委委员张见荣,天安数码城集团副总裁、东莞天安数码城董事总经理何文,以及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东莞市科学技术局、东莞市博士创业促进会等相关部门代表出席活动。

仪式正式开始前,东莞天安数码城副总经理房志坚作园区产业服务工作机制介绍。在抢抓数字化时代发展新机遇背景下,为深化园区创新服务,聚集园区创新资源,东莞天安数码城根据园区企业的产业赛道及类别,制定并践行“一人一企一集群”方案,全员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发展需求,提供企业成长解决方案。

2022年东莞市政府“一号文”明确指出要加快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东莞天安数码城作为东莞市首批数字产业集聚试点园区,一直致力于推动园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为此,东莞天安数码城与6家园区企业共同发起成立“东莞天安数码城产业数字化联盟”,联盟同时还与广东省制造业协会签订合作协议,通过搭建数字化转型的合作交流、供需对接和知识共享平台,为园区的多家工业数字化企业对接市场。

image.png

△东莞天安数码城产业数字化联盟启动仪式

△东莞天安数码城产业数字化联盟与广东省制造业协会签署合作协议

在本次活动中,梁佳沂副主席、吴文剑副局长、陈泽鑫副书记、刘越峰主任、张见荣委员,黄松武博士、唯一网络王宇杰董事长,东莞天安数码城何文总经理共同为东莞天安数码城数字产业人才共创中心进行揭牌。

目前,数字化人才已成为下一阶段中国经济全面数字化转型的第一资源和核心驱动力。面对社会、企业对数字化人才的迫切需求,东莞天安数码城发起成立数字产业人才共创中心,以平台的力量链接政府、社会、企业的多方作用,形成人才培养、人才服务、人才聚集,为吸引、培养数字化人才营造更浓厚氛围。

东莞天安数码城通过开展各类创新活动,有效地凝聚、服务青年,成功认定为省级非公团建示范园区。在团市委指导、南城团工委主导下,园区与东莞理工学院、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共同签订 “明日之星计划”校企合作协议,将青年人才的引进、培育与服务做深、做实。

△共青团东莞市委员会副书记陈泽鑫(左二)、南城街道党工委委员梁秀仪(右二)、东莞天安数码城副总经理房志坚(左一)、东莞天安数码城园区团工委书记陈文龙(右一)共同为省非公团建示范园区揭牌

image.png

△东莞天安数码城在陈泽鑫副书记、梁秀仪委员的共同见证下与东莞理工学院、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签署校企合作协议

为深化“明日之星计划”校企合作,东莞天安数码城聘请一批在机器视觉、智能制造、网络安全等领域的行业资深专家作为企业导师,落实“学校导师+企业导师”双导师教学机制,进一步提升培养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与此同时,园区企业广量集团、三瑞自动化还分别与武汉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共建产学研基地,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

△东莞天安数码常务副总经理高煜为园区企业家“双师制”教学颁发聘书

△产学研合作基地授牌(因疫情管控原因由代表代高校颁授)

随后,华南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东莞市南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杜明辉教授,东莞市博士创业促进会理事黄松武博士,广东野马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海权博士,东莞市瑞图新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小冬等嘉宾,围绕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在莞工作创业等主题开展硕博人才圆桌论坛对话,为“数智发展、广聚人才”贡献真知灼见。

作为来莞发展的精英人才,嘉宾们皆认同东莞作为制造业强市,有浓厚的产业氛围以及与一线城市比肩的优质配套。东莞在生产应用端已足够强大,未来可多引进数学、物理、材料等基础学科专业人才,以底层科学配合生产应用,打破发展壁垒。人才引进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更多从城市氛围、生活品质、人才政策等方面多加宣传,配合国家发展战略,广纳数字化、低碳环保、医疗教育等跨界融合复合人才,为东莞的发展添砖加瓦。

微信图片_20220623163530_副本.jpg

自2017年起,东莞天安数码城已连续举办了6届创新节。对一直拥抱数字经济的企业公园而言,本届创新节将是一个新起点,天安数码城作为创新解决方案提供商,未来将顺应数字经济发展大趋势,打造数字化人才高地及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辐射中心,以数字化的力量推动园区数字经济产业加速集聚发展,立足“双万”新起点,为构建东莞高质量发展创新体系献策出力,为大湾区发展数字经济提供更多系统性支持。

来源:东莞天安数码城    编辑:付勇辉关键词:东莞;创新节;产业数字化
都翻到这儿了,就分享一下吧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东莞阳光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东莞阳光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在摘编网上作品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处理。
联系邮箱:tougao0769@qq.com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0人参与 0条评论

网友跟贴

查看更多跟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