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东莞,知天下!
打开客户端发现更多精彩
立即打开

黄江迎来爆发期,多个重磅产城融合项目持续推进

2022年08月07日 16:10 0人参与  0条评论

近期,作为莞深融合东莞南部临深九镇之一,东莞唯一身处两大科学城中间的镇街,黄江的产城融合项目正在加速布局。率先落地的天集磁海产业园区工程建设已经进入尾声,一批国家高新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纷纷签约落地。星河集团、鸿荣源先后重仓黄江,项目均取得实质性进展。

产业+居住+教育

星河集团超19亿重仓黄江

8月5日,东莞市公共资源交易网显示,星河集团以19.0494亿元成功摘得黄江镇大冚村人工智能小镇更新单元一、四两宗旧改地块,总占地面积超21万㎡,将打造莞深科创新城,并规划居住建面超29万㎡,配建幼儿园+初中+道路交通。

其中,大冚村人工智能小镇传统产业类更新单元(单元四)总用地77814㎡,其中拆除重建的面积67029㎡。本单元为传统产业类项目,总建面251712㎡;无集中贡献公共设施要求。

图片

此外,大冚村人工智能小镇居住类更新单元(单元一)位于黄江镇大冚村,单元范围北至风湖路、南至丰源路、东至规划纵四路及规划纵五路、西至东龙路,单元面积为132244㎡,拆除重建面积为121876㎡。更新改造后地块规划用途为纯居住用地,根据规划,重建后居住建筑总量可达292500㎡。无偿配建公共设施:12班幼儿园1所、42班初中1所,拓宽东龙路。

“双科学城”间再现产业新城

产城融合项目不断拓展

黄江镇大冚人工智能小镇单元(莞深科创新城·黄江大冚)是2021年底公布的第一批“头雁计划”项目。项目范围约1665亩,计划分两期改造,其中一期五个更新单元改造范围约1110亩。此次摘得的是其中启动区一、四单元面积约315亩。

项目依托松山湖科学城和光明科学城的原始创新优势,将全力推进军转民技术及新兴产业技术转化,打造莞深科创新城。据介绍,该项目总投资500亿元,运营成熟后,产业年度产值超200亿元,年度税收超15亿元,入驻企业超800家,引进科技人才超30000人。

图片

通过星河集团与黄江镇“政企联动”成立产业招商公司的模式,该项目已成功引进世界500强——央企航天科工下属企业航天电器入驻,在大冚建设航天电器华南智能制造总部基地,整合其在深圳等地的4家工厂,并新成立2家研发中心。此外,还将配套建设南京师范大学附属黄江星河中学。

此外,127万㎡的黄江鸡啼岗城市更新项目,日前正式投资备案。项目由鸿荣源建设,总投资达430亿元,建筑总量为238.88万㎡,其中产业建筑量达43.55万㎡、居住建筑量达172.60万㎡、商业建筑量达22.74万㎡。

业内巨头看好黄江

产业能级和城市品质将迎跃升

黄江为业内巨头纷纷看好,作为国内领先的产城人文生态运营商,天集产城前瞻布局“双科学城”,在莞深双科学城中轴线上“新C位”黄江落子东莞首个项目——天集·磁海产业园。

这座规划总建面约173万方的产业新城,将在“双科学城”之间架起“鹊桥”,打通“技术研发最先一公里”到“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全新赛道,打造东莞产业的源头创新高地、莞深深度融合示范样本、双科学城中试成果转化基地。

图片

目前,东莞天集·磁海园区工程建设已经进入最后尾声,项目招商如火如荼,一批国家高新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纷纷签约落地。天集·磁海园区将继续完善园区运营和服务企业能力,打造大湾区“科技创新+先进制造”融合发展的样本。

俯瞰大湾区,融研发、转化、制造为一体的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正快速打通,莞深创新布局正加快形成。在莞深交界处,光明科学城和松山湖科学城南北相望。犹如两大创新磁极,“双科学城”强力集聚形成大科学装置带动的重大原始创新策源地。2024年东莞轨道1号线的开通将串联起两大科学装置,加快莞深交流融合。

作为莞深融合东莞南部临深九镇之一,东莞唯一身处两大科学城中间的镇街,黄江在莞深融合提速和双科学城崛起的背景下,已然晋级莞深双科学城中轴线上“新C位”。根据规划,黄江将携手松山湖科学城,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试验证和成果转化基地。随着天集磁海、星河集团、鸿荣源等越来越多产城融合项目迈出实质性的建设步伐,黄江的产业能级和城市品质必将迎来跃升。

来源:写意黄江    编辑:温龚锋关键词:项目;产业;科学城;黄江
都翻到这儿了,就分享一下吧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东莞阳光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东莞阳光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在摘编网上作品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处理。
联系邮箱:tougao0769@qq.com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0人参与 0条评论

网友跟贴

查看更多跟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