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东莞,知天下!
打开客户端发现更多精彩
立即打开

涉及多个交通节点!东莞这些民生工程迎来新进展!

2023年11月20日 12:12 0人参与  0条评论

东莞又有一批民生工程迎来新进展,涉及多个交通节点!快看看有没有在你家附近。

01、莞惠城轨银瓶站站点

将于明年1月进行品质提升

莞惠城轨银瓶站位于谢岗镇东部片区,临近谢岗镇花园大道,为莞惠城际铁路的客运站,也是东莞市境内的城郊站点之一。

为打通谢岗银瓶站四周的立体交通联系,优化调整片区的功能布局,促进“公交、轨道、慢行”三网融合,谢岗镇将以“山水之城,幸福之地”为主题,对谢岗银瓶站站点进行品质提升工作。

此次谢岗银瓶站站点品质提升工程将对站点工程范围内的道路系统、交通组织、慢行系统、公共空间等进行综合提升,总投资约563万元,预计2024年1月进行升级改造。

据了解,谢岗镇在现状基础上,对站外公共空间进行精细化设计,优化公共空间环境,增加公众的体验互动,打造网红站点公园;优化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设置、完善功能,打造安心可靠的慢行系统;增加智慧文化互动装置和公共艺术装置,提供站点交互服务开放平台。

此外,还以双拥主题元素,打造一处充满谢岗特色人文情怀的主题城轨站点。

02、从莞高速合水出入口清溪连接线项目

启动建设

11月15日,从莞高速合水出入口清溪连接线项目举行启动仪式,标志着清溪这项重要民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从莞高速合水出入口清溪连接线项目起点与从莞高速合水(即清溪站)出入口E匝道桥相接(上跨清溪大道),跨越清溪水,与康怡路相交后继续向东北方向延伸,终点位于香芒西路和北环路平交口,与县道X232(原县道X886)接顺。

路线全长2.017公里,项目采用一级公路设计标准,主路双向四车道,路幅宽度为27.5m,沿线设置桥梁2座,涵洞2座,平交路口6处,设计速度60公里/小时。

该连接线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提升清溪与周边城市的互联互通效率和水平,进一步改善群众出行环境,助推清溪加速融入大湾区城市群和“1小时生活圈”。

03、樟木头圣罗兰大桥启动改扩建

预计明年底竣工

11月12日,樟木头镇圣罗兰大桥改扩建工程启动,计划于2024年底竣工。竣工后,桥梁通行、防洪能力都将大幅提高。

始建于1995年的圣罗兰桥拆除重建后由原来的双向六车道变成双向八车道。

圣罗兰桥改扩建工程为原址拆除重建工程,老桥长120米,河道整治后断面宽168米。路线起点接樟深北路交叉口,终点顺接东城路,路线总长381米,桥梁总长190米,樟深北路上下游进行拓宽,拓宽总长256米,拓宽宽度4.25米。

圣罗兰桥现状

目前,建设方已陆续进场进行强弱电及交安设施迁改,护栏、人行道、路灯、交通标志等桥面附属结构物已基本拆除。

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计划在明年汛期前完成桩基、墩身、盖梁等下部机构建设,汛期需要完成架梁。在明年十月基本完成桥面系和交安设施工作,具备通车条件,完全竣工验收要到明年年底。”

2023年11月12日至2024年12月27日,樟木头镇圣罗兰桥拆除重建施工期间对樟木头东城路与西城路双方向、G220国道柏地高架桥辅道双向将实施交通管制,广大车主需提前规划好出行路线,服从交警和现场工作人员指挥,严格按照交通管制标志安全通行。

04、茶山镇超朗村沙巷路

升级改造工程即将围蔽施工

为了优化完善路网结构,加强主次支路规划建设,改善城市交通微循环,茶山镇将对超朗村沙巷路实施升级改造工程。

改造工程计划从2023年11月20日起,至2024年12月9日结束。

主要工程内容为对道路现状破损路面修复、加铺沥青面层、新建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新建电力通信管群、完善照明系统及给排水系统等工程。为确保施工质量及安全,届时将根据项目进度安排需要,拟分路段分时段对沙巷路进行临时占道围蔽施工。

请过往车辆按交通指示标志绕道行驶,提前规划好出行线路,在施工期间给沿线群众和车辆出行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支持。

05、洪梅大桥计划拆除重建

将有望减轻水乡大道交通负荷

自1988年就投入使用的洪梅大桥,是水乡新城南部的重要跨江桥梁,现状为双向四车道,桥梁状况较差,已无法满足目前的通航及防洪需要,并存在拥堵和安全风险。

目前,洪梅大桥整体拆除重建工程已实施围蔽并开展施工前准备工作。

洪梅大桥(现状)

该桥整体拆除重建后,将有助于提升水乡片区东西向通行能力,疏导东莞西站进出车流,减轻水乡大道交通负荷,优化整个水乡片区的交通格局。

根据设计方案,洪梅大桥建成后,将与白色双翅造型的梅沙大桥隔江呼应,展现水乡新城“蝶变新生”与“雄鹰展翅”的腾飞之势。

洪梅大桥主桥效果图

相关道路工程施工期间,市民朋友也要注意绕行,如果有途经施工路段,要留意路况,谨慎驾驶。

来源:东莞发布综合    编辑:付勇辉关键词:东莞;民生工程;新进展
都翻到这儿了,就分享一下吧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东莞阳光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东莞阳光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在摘编网上作品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处理。
联系邮箱:tougao0769@qq.com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0人参与 0条评论

网友跟贴

查看更多跟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