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东莞产业用地挂牌出让成绩单来了。据东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信息统计显示,2024年上半年全市WT(产业用地)编号的地块共挂牌38宗,成功出让36宗。
▲5月27日,横河集团华南总部项目用地成功摘牌,图为项目效果图
外来企业竞得10宗
据东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信息统计显示,2024年上半年,全市产业用地总计成功出让36宗,与2023年同期相比减少25%,与2022年同期相比增加100%;总计成交用地面积约95.64万平方米,与2023年同期相比减少49%,与2022年同期相比增加13%;总计成交金额约17.37亿元,与2023年同期相比减少19%,与2022年同期相比增加70%。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10宗的竞得人是外来企业,占比28%,包括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华勤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魏氏集团(香港)有限公司、深圳亚士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普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佰维存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鑫信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波横河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赣州得辉达科技有限公司、密尔克卫智能供应链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
合富研究院高级分析师李兴旺表示,东莞把2023年定为“招商年”,把2024年定位为“投资年”,城市重视招商、投资工作不稀奇,但是像东莞这样的并不多见。“一方面政府层面重视,另一方面东莞本身也极具吸引力:一是东莞已晋升全国第十五个‘双万’城市,并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二是东莞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广州、深圳之间,毗邻香港、惠州;三是产业链完善,涵盖了电子、塑料、五金、模具、机械制造等多个领域,这使得东莞能够承接各种不同类型的企业,从而吸引了大量企业前来设厂。”
M1一类工业用地占比83%
从用地性质来看,成功出让的36宗产业用地中,M1一类工业用地30宗,占比83%;M0新型产业用地3宗,占比8%;M2二类工业用地2宗,占比6%;M3三类工业用地1宗,占比3%。M1一类工业用地是主力军。
瑞城搜研究院总经理王斌表示,随着东莞政府对“工改工”项目的政策力度不断加大,预计未来产业用地出让中,工改M1地块的占比将进一步扩大。
▲5月6日,莞台高新产业园壹号园区项目用地成功摘牌,图为项目效果图
产业类型以新兴产业为主
从产业类型来看,供地最多的是电子制造相关,约17宗;其次是设备制造相关,约16宗;再次是生物医药、医疗设备相关,约5宗;接下来,塑料制造相关约4宗,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约2宗(部分地块产业类型存在重叠)。
“从产业用地出让中,可以看到未来东莞产业的发展方向,以新一代电子信息、半导体及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为主。”王斌说道。
松山湖出让7宗产业用地
从分镇街(园区)来看,成功出让的36宗产业用地分布于19个镇街(园区)。
其中,松山湖最多,7宗;其次是谢岗、洪梅、桥头,各3宗;再次是滨海湾新区、长安、寮步、望牛墩、横沥,各2宗;最后,樟木头、石龙、大朗、大岭山、道滘、黄江、塘厦、沙田、中堂、石排各1宗。
▲5月30日,松山湖晶圆级先进封测制造项目用地成功摘牌,图为项目效果图
李兴旺表示,2023年,松山湖主要经济指标高速增长,全年GDP总量超过900亿元,同比增长11.8%。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投资和工业技改投资总量均保持全市第一。2024年,松山湖将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为统领,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城市建设三大领域全面发力,力争经济总量迈上千亿元新台阶。“为了打造引领东莞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松山湖正在产业方面全面发力。”
网友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