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巨臂挥转,机械轰鸣协作,建设者们辛勤作业……全市在建体量最大、主城区首个动工的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万江新村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全面加速。“项目展示区预计将于2026上半年正式开放,首开区预计将于2026年8月全面封顶。”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
作为万江新村现代化产业园的一部分,项目建成后将供应902套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未来将与旁边规划建设的1035套保障性租赁住房、384套安置房形成联动,打造成为服务近万人的大型生活集聚区,进一步提升万江新村现代化产业园的竞争力、吸引力。
首开区预计明年8月全面封顶
万江新村保障性住房项目,由市属国企东实集团、万实控股共同投资建设,由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项目总投资约8.12亿元,总建筑面积约12.5万平方米,拟建6栋住宅楼,共计提供配售型保障性住房902套、1030个停车位。
项目位于万江新村现代化产业园核心区域,一线临江、交通便利、配套完善。项目西至新村大道、南至内环东路、北至河涌、东至规划路,距万江街道办事处直线距离约5.5公里,地处万江街道与道滘镇的交界处,处于环城西路及沈海高速之间,通过环城路可快速直达市区(30分钟车程内),对外交通较便利。
项目2公里范围内有新村农贸市场、新谷涌农贸市场等商业配套,可满足日常生活需求;周边有万江第一小学、万江第三小学、万江第三中学、新村幼儿园,可满足基本教育需求;周边水系发达,沿河景观较好,还有新村公园、大汾公园等休闲资源。
10月16日,记者驱车来到万江新村保障性住房项目。项目分为首开区(1、2、6号楼)和后开区(3、4、5号楼)。“在市发展和改革局(市重大办)、市自然资源局等相关部门及万江街道的支持下,项目首开区建设顺利推进。1、2、6号楼建筑层数均为33层。目前,1、2号楼已建至第十三层,6号楼已建至第二层。展示区预计将于2026上半年正式开放,首开区预计将于2026年8月全面封顶。”项目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项目产品面积段为建筑面积约85-115平方米,共有7个户型。
创新管理模式,施工提效30天
在建设过程中,面对地质条件复杂、工期紧张以及雨季高温等难点,东实集团与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探讨推出班组标准化,建立了“项目部对分包商一级管理+分包商对作业班组二级管理”的体系,形成了科学高效的组织模式。
其间,项目部制定细化考核标准,实施以日保周、周保月、月控节点的精细化管理,把安全、质量、进度等要求落实到班组。钢筋、木工、架子工、混凝土工等关键工种均建立了标准化班组,并通过“小立法”进行日常规范。项目钢筋班组组长汪建川表示:“以前管理班组,很多时候靠个人经验,现在开展班组标准化建设,大家都清楚该怎么做,谁不按规定佩戴防护用具,谁的钢筋弯曲角度不符合标准,都要接受相应的处罚,管理起来轻松多了,而且大家也都更自觉了。”
据了解,得益于这一创新,项目将原本170天的工期压缩至140天,提前30天进入地上主体结构施工,为实现总体工期目标奠定基础。
共同形成高品质滨水生活空间
记者了解到,万江新村保障性住房项目后开区也已动工开建。其中,3、5号楼地下室结构已完成,进入主体施工阶段;4号楼地下室负二层结构已完成。整个项目预计将于2027年8月交付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万江新村保障性住房项目和旁边的万江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万江新村安置房建设项目,都是万江新村现代化产业园的组成部分。未来,三大项目建成后,将共同形成高品质滨水生活空间,进一步升级万江新村现代化产业园的公共服务水平,提升新兴产业的竞争力和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
万江新村现代化产业园作为万江街道重点建设的重大产业平台,将通过规划引领、资源赋能、高效落实,打造生产、生活、生态有机融合的新兴产业社区“万江模板”,通过释放高质量高标准产业载体空间,吸引一批优质制造业企业入驻园区。
据悉,未来3-5年内,万江街道计划持续投入超过100亿元,致力将万江新村现代化产业园打造成为一个集优质产业空间、高品质生活空间和共享生态空间于一体的新型“三生”产业社区。
网友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