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1日,东莞中心城区的跨江通道——鸿福路-银龙路跨江通道正式动工。这条跨江通道不在江上架桥,而是下水建隧道,采用沉管工艺,是东莞首条沉管隧道,建成通车后,可实现5分钟过江直达市中心城区,对改善群众出行体验,提高市民幸福指数,促进万江南北向交通顺畅出行具有重要意义。
.



近日,在跨江通道施工现场可以看到,建材运输车来来往往,工人操控着冲孔桩机、搅拌桩机,在干坞场地上进行地连墙成槽施工、地连墙槽壁加固施工,为沉管预制场地做准备工作,工地上一片繁忙景象。据悉,干坞的建设对于保障整个沉管隧道项目建设效率、质量及进度具有重要作用,它相当于一个具有足够承载力和密封性能的“沉管工厂”。

目前,该项目正在开挖北岸的干坞、拆除南岸的原有设施,工程完工后,原有设施均会恢复原貌。“明挖隧道施工时沿线设施不受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出行,是项目建设的重点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项目建成以后,从银龙路到鸿福西路通行时间预计在5分钟内,将极大方便周边居民交通出行。”四航局东莞跨江通道项目党支部书记杨昆介绍,这条跨江通道是采用沉管工艺下水建隧道,是东莞首条沉管隧道。项目主线全长约1.87公里,其中隧道全长约1.54公里,总投资逾20亿元。

图为工程建设示意图

图为工程建成后的交通指引
据悉,该项目于2023年9月21日动工建设,工程建设周期约37个月,项目建设地点在鸿福西路、银龙路曲海大桥段,跨江通道两侧分别衔接鸿福西路和银龙路,北起万江大道,沿银龙路向南穿越东莞水道和曲海大桥,向南接鸿福西路,南至港口大道。隧道主线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路,设计速度为50公里/小时, 隧道设计净高为5米,隧道主线双向6车道;设置匝道3条,入口A匝道布置于银龙路、 出口B匝道布置于出站南路、出口C匝道布置于滨江体育公园并与曲海大桥辅道连接。
建成后缓解两岸交通压力

目前,东莞城市中心区范围内的过江通道主要有东莞水道特大桥、曲海大桥和万江大桥,其中东莞水道特大桥和曲海大桥间距约3公里,河道两侧东西向主干路均需绕行至曲海大桥和万江大桥两桥过江,形成了整体路网结构上的瓶颈。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期,曲海大桥和万江大桥两座桥梁均已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交通堵塞情况日益严重,加快推动鸿福西路-银龙路跨江通道工程建设迫在眉睫。
鸿福西路-银龙路跨江通道为接通两岸干线道路的节点工程,通道建成后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区域路网,支撑城市空间布局结构优化,改善地区出行,对构筑完善的越江体系,缓解曲海大桥、万江大桥等越江通道压力有着重要意义;加强东莞水道两岸沟通,缝合东莞水道两岸起到促进作用,促进城市协同发展。
对桥梁、盾构法、沉管法等工艺工法进行比较
为什么会采用沉管隧道而不是常规的过江桥梁呢?这与“三江六岸”总体规划、现状交通组织、航道交通有关。

让河于民。“三江六岸”滨水岸线被定位是“东莞最美岸线”,是东莞大手笔谋划的滨水岸线空间营造,将为市民营造高品质的公共亲水休闲活动空间。架设沉管隧道,能实现这片空间的休闲与交通功能高效区分,把稀缺的滨水景观资源让给市民。
让河于船。东莞水道为国家四级航道,全长42公里,上接输港供水的东江流域,下通出港货轮的狮子洋,是全市航道等级最高,货运量最大的“黄金水道”。鸿福路-银龙路跨江通道位置与曲海大桥相邻,如采用桥梁方式,将影响航道船只通行。沉管隧道工艺则没有这一顾虑。

该工程位置处已存在曲海大桥过江桥梁,采用桥梁方式将与曲海大桥产生冲突,且采用隧道布置方案相较桥梁道路引线、匝道等布置占地面积小,对现有交通景观影响小,隧道上方用地在回填后可继续使用,建成后对航道通行无影响。
沉管法相较于盾构法埋深浅、碳排放低,无需设置始发和接收井,对边缘分割地块影响小,沉管法更优。除了交通方面的利好,该项目的建成,对于打造中心城区“三江六岸”水文章建设现代城市滨水岸线、现代综合服务中心和南城CBD中央商务区有着重要意义。
什么是沉管隧道?
沉管法是在水底建筑隧道的一种施工方法。
沉管隧道就是将若干个预制段分别浮运到海面(河面)现场,并一个接一个地沉放安装在已疏浚好的基槽内,以此方法修建的水下隧道。

图为隧道纵断面图

图为基槽开挖示意图

图为基床铺设示意图

图为沉管安装示意图
沉管预制主要施工方法包括干坞法和工厂法,其中干坞法在内河隧道中使用普遍,适用于管节数量少的工程项目,国内已建成项目有广州洲头咀隧道、广州车陂南隧道、大连湾海底沉管隧道等,工厂法适用于沉管数量多、线路长的隧道项目,如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等工程。


图为深中通道沉管隧道
1993年12月28日我国大陆首次采用沉管法设计施工的大型水下隧道“珠江隧道”建成通车,至今已有近20条沉管隧道建成通车,沉管施工技术发展迅速。
 
 
     
网友跟贴